【答疑+讨论帖】仅仅古典常规钢琴文献演奏问题
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也辅助一下生气勃勃的新站点学习气氛高涨的近况,愧开讨论答疑贴,并不单纯的定义这是一个“介绍”或者“技术”或者就音乐基础闲聊作品琐事的性质,只要你对一个你正在手上或曾经弹过的西洋古典钢琴文献中常见的曲子有演奏方法和理性理解的疑问,大可放心写出来你的问题。
问题越具体,越能省去来回确认问题要点的时间,尽量避免什么“XXXX曲子怎么弹好”“这里找不到感觉”这样空泛的问题,几句话说不清,也得不到实际效果。更好的提问方式如: “对XXXX作品开头、结尾音乐形象的理解?”“平均律XX条目中断奏连奏的选择”“某贝多芬xx奏鸣曲第x乐章xxx-xxx小节的力度分布\可能的变种”等。
希望提问人本真提问,得到的答案也会很认真;答案永远不是唯一的,只是尽可能提供更准确或更接近常见谱面与演奏传统的答案。鄙人工作繁忙,不会总盯着,能回答的问题只能延时候看到答复,无法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及时应对,如果实在问题很着急,请具体描述在站内私信,感谢大家的谬赞和信任。
问题越具体,越能省去来回确认问题要点的时间,尽量避免什么“XXXX曲子怎么弹好”“这里找不到感觉”这样空泛的问题,几句话说不清,也得不到实际效果。更好的提问方式如: “对XXXX作品开头、结尾音乐形象的理解?”“平均律XX条目中断奏连奏的选择”“某贝多芬xx奏鸣曲第x乐章xxx-xxx小节的力度分布\可能的变种”等。
希望提问人本真提问,得到的答案也会很认真;答案永远不是唯一的,只是尽可能提供更准确或更接近常见谱面与演奏传统的答案。鄙人工作繁忙,不会总盯着,能回答的问题只能延时候看到答复,无法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及时应对,如果实在问题很着急,请具体描述在站内私信,感谢大家的谬赞和信任。
30 个回复
三月的闷雷 2楼
赞同来自:
贵妇姐姐 - Reena 3楼
赞同来自: 粉色系丫头 、向左梦游
不停思考 4楼
赞同来自:
梦之摄影人 5楼
赞同来自:
不停思考 6楼
赞同来自:
网言老师,我挺喜欢肖邦的曲子的。我发现网上众多的视频里,傅聪的很特殊,他弹夜曲时,慢的地方右手旋律总是比左手弹的稍慢一点,本来是一个节拍上的音,他把旋律会稍微放后一点点弹出来。去年北京现场也听过一次,他弹#c小调的那首,也是这么弹的。
说实话,我听他弹的感觉更有悲痛、悲壮的感觉,挺好的。
但其他很多大师的也对比看过了,都不是这样。
在网上试着找过资料,想找这种弹法的说明,好帮着自己更好的理解曲子。可惜也没找到。
我想问,他这种弹法属于是自创呢?还是确实有这个一种肖邦作品的弹奏方式,只是采用的人比较少呢?
啊哈小宇啦啦啦 7楼
赞同来自:
不敢虚无 8楼
赞同来自:
潇洒羊 9楼
赞同来自:
tyuilin - 90后Med女痴情于三三老师与自己的男票。 10楼
赞同来自:
http://javanese.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3/3a/IMSLP64109-PMLP01646-Chopin_Balades_Schirmer_Mikuli_Op_23_filter.pdf
1. 请大师看以下谱例。第一行的琶音我听有人说要弹得连奏感强一些,不要颗粒感太强。大师觉得如何处理比较好?然后音色方面有什么说法吗?我个人觉得音色庄重一点可能更好?
谱例第二行我不太明白这是在说什么。大师是怎么理解的呢?
2. 大师请看第二个谱例。进入主题后这里第二第三小节的地方,大师会两组四分音符都一样处理吗?还是这个地方弹得稍稍像圆舞曲里面那种感觉,突出第一拍,第二拍弱一点,比较好呢?
3. 乐曲展开后这里右手那几个强调的八度重音,应该多重呢?又要有什么样的起伏呢?
4. 第一段华彩后链接下面这段琶音。我是想突出以下琶音的根音,觉得这样层次感会比较好。有点像大海里面的弹法。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做?
5. 目前来讲最后一个问题,是下面这张图第三小节开始的地方,是否要踩踏板。不踩踏板感觉太断不好听。但又不知道要怎么踩。
以上问题,还望大师能指点迷津。因为是很业余的小渣渣,如有冒犯,侮辱音乐等行为,还望海涵。
Oscar - beeno2010 11楼
赞同来自:
这次是关于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的问题。
有几个地方老是弹不好,还要多练。分别是几段双音上行还有快板还有抒情段的中间那些要弹的很快的音。
具体来说就是下面这些问题:
1.这个圈出的地方感觉非常不好练,在此处能否降速?还有圈出的地方右下角左手有一个音是否一定要保持完整的时值?
同样的地方还有
2.框出来的部分用单手弹比较好还是双手比较好?(虽然我感觉两种都很难。。。毕竟很快)
3.这是快板的一段,左手部分手不够大,怎么处理?我手有10度,但是有些音是超过10度的,如果分解来弹的话速度又没有。
4.这里感觉右手不好练,对于速度方面怎么处理?
5.第一行右手每六个音之间是否可以断开?这两行需不需要作什么处理?
6.这里是否要做渐快?
暂时能想到的问题就这么多,请大师多多指教!谢谢!
Sherry0422186 12楼
赞同来自:
Liebestod 13楼
赞同来自:
粉色系丫头 14楼
赞同来自:
猪葛村腹 - 二傻子 15楼
赞同来自:
MrSnow_Black 16楼
赞同来自:
dopamine6791 17楼
赞同来自:
关于巴赫BWV830中Gavotte的三联音问题
据闻按照巴罗克时期的记谱法这种三联音对附点的,附点也应该弹成三联音,那么不是和三联音对的附点或十六分音符,也要按照三联音来弹吗。。。。如果一会儿按照三联音一会儿按照附点或十六分音符来弹,很乱的,比如
全然按照三联音处理,倒是整齐,但是感觉又不好。怎么处理呢?
谢谢
隐形人 - 师范院校专业学生 18楼
赞同来自:
10失意01 19楼
赞同来自:
kupa2009 20楼
赞同来自:
Elmo 21楼
赞同来自:
網言老師你在回復的時候會不會覺得用文字解釋音樂很辛苦?或有一種很想上手示範的衝動?我認識一個非常厲害的鋼琴老師但是不願意把自己獨特的教學系統的寫出來,因為覺得很多東西無法用文字表述清楚。。
我反而對網言你的生活重心有所好奇。現在是演奏?學術?教學?哪個為主呢?
xiaotan - 95后计算机系 22楼
赞同来自:
以前在钢琴吧请教过你问题~受益良多~
现在在练习平均律第一册的E大调前奏曲赋格,是按照分声部+声部两两组合来练习的。但是现在合成三个声部还是遇到了一些瓶颈。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一只手同时下键弹两个声部的两个音,怎么才能够让它们强弱不一样呢?
比如第二十二小节的中声部主题,怎么才能不跟高音粘在一起。。。
抱歉没发成图因为太大了。。。
谢谢大神~
xiaotan - 95后计算机系 23楼
赞同来自:
这首我是模仿图蕾克的处理,十六分音符前两个连后两个断的,和当下谱子有很大出入。
比如拍的照片中的11小节开头就是标的连奏,但是我觉得图奶奶那个断开的版本更好听所以都是没按谱子处理。
现在的问题就是,有些地方录音也听不大出来到底是断还是连比如第16小节左手低声部的连线。这里感觉好像断开比较好听些,但我也不敢确定。请高手指点~
这个版本的谱子靠谱吗?还是应该换一个?如果换的话哪种比较好?
还有就是图蕾克在结尾加了个装饰音,挺好听的,但听不出来,我弹的是56545,好像不大对,请问正宗的版本是什么~
zn2236469 24楼
赞同来自:
xiaotan - 95后计算机系 25楼
赞同来自:
关于第二谐谑曲的问题。
1.这两个地方都是同音连线,可是为什么我听很多人都又弹了一遍呢?尤其是第一个降E,所有的人都弹了波音前面的那个第二下,这是为什么呢?
2.
这里每六个音之间是不是必须连起来?
仅仅网络言论 - The Art of Classic Piano Playing! 26楼
赞同来自: xiaotan
你那个装饰音呢,显然是早期Peters出版的Scholtz修订的全集中的谐谑曲的样子,因为大部分其他的谱子都不是那么写的;我贴出来的上面分别是第二谐谑曲的作曲家手稿/第一次出版版本及后世某弟子修订出版物(Mikuli),从这里来看,理论上是不要重复的,一些严谨的老钢琴家如Richter, Cherkassky也是如此做的,但确实在其他修订者的版本中出现过没有中间小连线的版本(如Karl Klindworth的全集);所以如果出于严谨,还是严格按照谱子来。
第二个地方:
显然,作曲家本人并没有标记中间的连线,但是在出版的时候带上了,学生的修订版也根据音响效果加上了,我个人的建议也是加上。
所有六个音符都连起来? 没明白,第一个图所画的”大连线”,是肖邦的分句提示,而不是某些老师说的“全部都是Legato~ legatissimo~~~ ” 那么傻白甜,适度使用。
xiaotan - 95后计算机系 27楼
赞同来自:
xiaotan - 95后计算机系 28楼
赞同来自:
有些片段感觉能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和方法的改善而提高,但是像这种片段,右手上行的部分不管是用1254还是1354的指法都好难提高,速度上不去,力度不够,还经常漏音。像这样的问题以及上一楼的问题,该怎么改变练琴习惯或者方法呢?我现在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两小时,周末每天四五小时,是不是这样的练琴时间无法克服这些技术难点了?
kupa2009 29楼
赞同来自:
Nancy 30楼
赞同来自: